青岛养老城阳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养院是目前市区规模较大、档次较高、收费相对较低的普惠型养老机构。

城阳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养院

城阳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养院

老人自己的礼物

    笔者家住李村公园附近,下班后去公园锻炼身体,每天都会看到很多老年人或结伴、或独自遛弯儿,这让我想到了很多:他(她)的家庭、工作、儿女、身体状况、心理健康等等。他们大多都经历过动荡,忍受过苦难,能到公园的老年人身体应是不错的,还有更多的老人可能会无法下楼。

    难道老年人的生活除了含饴弄孙、垂垂终老之外,就没有更多精神的追求?答案是否定的,“养儿防老”已经成为过去,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,同样也使得上班族工作压力倍增,原先“儿孙满堂、尽享天伦”的家庭捆绑式养老已无法达到预期,这需要整个家庭重新审视养老问题。

    留守老人不仅存在于农村,也存在于城市。很多老年朋友身体不好、独居,儿女每天下班能回来看一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。由此衍生出了诸多问题:老人如何打发一整天的时间,突感不适可否第一时间发现,能否吃上干净卫生的午餐?孤独、无助、无法参与,成为老人晚年的主旋律。

   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,在不缺乏物质的基础上,转变原有的养老观念,住进养老院。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好处和便利,为什么不去利用呢?在老年人聚居的地方总会有脾气相投、志趣相近的朋友;在医生、护士、护理员经常巡视的住处,您何愁突感不适;在每天都开展各种文娱活动、兴趣小组的乐园,保证您会在参与中享受快乐。

    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住在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几位老人,攀谈中被他们的开明、乐观触动,更被他们对儿女、对家庭深深的爱所震撼:

    72岁的许大爷家住黄岛,与老伴儿盛阿姨去年就住进了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。“我身体不好下个楼梯都困难,儿女忙于工作,不忍心再让他们牵挂太多。在家都是你大姨照顾我,有一次摔倒了她根本弄不动我,找个人帮忙都没有,所以最怕的就是把她也拖累垮了,儿女的压力就更大了。住进这里一切问题迎刃而解,把老伴儿和儿女的压力都转移了,你大姨每天都能跟她的一些老姐妹们跳跳舞、健健身,多好啊!这就是我们的家,哪都不去了。”

    邱温玉阿姨之前独居市南区的家中,“以前的老朋友、老邻居有的离世了,有的搬走了,现在的邻居都是些年轻人,没有共同语言。孩子们基本上就是一周看我一次,平时在家挺孤单的,在咱福利中心主要解决了孤独的问题。”邱阿姨患有高血压,心脏也不太好,在家时孩子们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在这,孩子们仍然每周来看一次却放心不少,重要的是老人的精神生活丰富了,经常找一些老同行聊聊天儿、溜溜弯儿,没事的时候练练书法写写字。

    孙洪梅阿姨除了耳朵稍微有点背之外,一点都看不出来她将近74岁了。那次见到她时,老人正跟‘队友’韩秀芳、张岩松两位阿姨热聊,不时地哈哈大笑。她们都是福利中心老年模特队的队员,没有排练或演出任务时,就凑到一起开开心。“我之前在家跟儿子一起住,白天都上班我自己在家没个说话的,晚上都回来吃完饭就看电视,还看不到一起去。住进来之后,感觉自己还能做很多事情,参加模特表演、一起逛街,比在家里强多了。前段时间因为孙女结婚回家住了几天,不习惯了,吃了两次饭店肚子还不舒服,回来就好了。”

    养老,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,需要老人和子女共同把思想解放出来,老人幸福开心了、儿女轻松了,养老便是真正的颐养天年。如果还要按照以往的思维模式去渡过老年生活,是非常枯燥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住在颐养区804房间的邵素英阿姨说:“我们这一代人是苦着来的,我们要幸福地走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儿女负责。”刘阿波老师送给孩子的第三件礼物:“孩子已长大,父母都老了,需要陪护了,有几个孩子有能力有时间啊!老人安全孩子才能安心工作,快乐生活。住在这是我们与孩子的彼此成全,也是我们今生送给孩子的最后一件礼物……”其实,无论在哪里养老,开心、快乐,与儿女彼此成全,这又何尝不是老人送给自己晚年的一大礼物呢?


老年模特队排练,孙洪梅阿姨(右二)、张岩松阿姨(左四)、韩秀芳阿姨(左五)